自20世纪初管理会计诞生以来,先后出现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责任会计等成本管理方法,它们的出现对提高会计与管理的相关性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近几十年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高度自动化的制造企业,带来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巨大变化。在先进制造环境下,许多工人已被机器设备取代,成本中的人工比例大大降低,固定制造费用大幅度上升。20世纪40年代美国会计学家埃里克·科勒教授想正确计算水力发电行业的成本。水力发电主要成本是发电设施等固定资产折旧和维护费用等间接费用,原材料——水不花钱,人工主要用于对设备进行监控和维护。传统以人工小时来分配间接费用,显然不能正确计算成本。因此科勒提出作用为基础的成本计算,但是这一思想当时未受到重视。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MRP、CAD、CAM、FMS、CIMS的广泛应用,使美国实业界普遍感觉成本信息与现实脱节,成本扭曲令人吃惊。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教授在《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中对作业、成本动因等概念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讨论,这是第一部作业成本法专著。作业成本法之所以风靡全球,是因为作业基础的成本信息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多方面的需求。 |